【声明】
传承国学经典,弘扬中华文化。
(资料图)
如有侵权,联系小编,小编会秒速删除。
【文章来源】古诗文网
三国时期,魏国大将军曹爽奉命率军讨伐蜀国,司马昭为征蜀将军而随同前往,穿越骆谷后,进驻于兴势山。蜀将王平率兵乘夜偷袭魏军,司马昭命令所属部队坚守不动,王平未能得手而退回。司马昭提出建议说:"蜀国大将军费祎如果占据险要地形进行防守,我们前进却得不到交战的机会,强攻硬打又不可能奏效。因此,应当急速撤军,以后再作良图。"曹爽听后,下令魏军撤退。蜀将费祎果然领兵迅速抢占了三岭险要地形,曹爽等人率军偷偷越过险阻,才得以撤回。
成语来历:
春秋时期,齐国有位国君叫齐庄公。有一天,齐庄公乘车外出,发现有一个虫子伸着两条前腿想要挡住前进的车轮,齐庄公不认识这是什么虫子,于是问车夫。车夫告诉齐庄公说:"这种虫子名叫螳螂,它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,想要用它的前臂挡住前进的大车,真是不自量力。"谁知齐庄公听说后,却对这只虫子肃然起敬,他对车夫说:"这只虫子如果是人的话,一定是个勇士,我们要敬重他。"于是命车夫驾着车绕了过去。这件事情传出以后,人们都说齐庄公敬重勇士,于是许多的武士都来投奔他。
成语解释:
螳螂举起前腿想挡住前进的车子。比喻不自量力或抗拒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必然导致失败。
凡与敌战,若敌众我寡,地形不利,力不可争,当急退以避之,可以全军。法曰:「知难而退。」
【战略原则-今译】
大凡对敌作战,如果敌军兵多、我军兵少,且地形条件对我不利,在单凭兵力不能与敌争胜的情况下,就应当立即撤退以避开敌人,这样就可以保全我军实力安然无损。诚如兵法所说:"作战中确知敌人难以战胜,就应及时撤退以保存实力。"
刘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5月16日),字伯温,处州青田县南田乡(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)人,故称刘青田,元末明初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明朝开国元勋。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:"吾之子房也。"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"三分天下诸葛亮,一统江山刘伯温;前朝军师诸葛亮,后朝军师刘伯温"的说法。